王天铎的人生与我国耳鼻咽喉事业的发展、创新紧紧相连,56年的临床实践,他在自己的专业上成就了许多的第一。他的手术病人包括了来自台湾在内的30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香港、澳门地区,以及印尼、缅甸等东南亚国家。
王天铎是山东省耳鼻喉科界第一位博士生导师,已亲自培养了硕士4名,博士研究生11名,为了培养年轻力量,他坚持每周到科室进行教学大查房,组织病例大讨论,把多年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下来。
生活里只有4个字
能记住王天铎名字的人,多因为他做过的手术,数千例耳鼻咽喉手术让病人、病人的亲友、同事,让当时社会上关注媒体报道的许多人知道并记住了他。王天铎个人简历,记录着他各个时期开展的各种系列的手术情况。一些现成的资料,让不专业人士看着费劲,而我们希望找到一些更自然、更新鲜的话题,让这位德高望重、受人尊敬的医学专家离大家更近些。
王天铎是山东省东平县人,生于1921年5月,1950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,并留校任教,从事耳鼻咽喉科医疗、教学、科研工作已50余年。
50多年来,王天铎教授以精湛的技术、高尚的医德、严谨的学术作风,努力工作,勤奋耕耘,把全部身心都致力于耳鼻喉科事业的发展,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,为科室建设及我国的耳鼻喉科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。特别是在咽喉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有独特的建树,不仅在山东省内、国内耳鼻喉科界享有极高的威望,而且在国际耳鼻喉科界也有较高声誉。
同事形容王天铎,全部的生活4个字:工作、学习。对生活一无所求,粗茶淡饭、美味佳肴对他都一样儿,不擅交际,无缘电影、音乐,人世间的种种享乐,他都无暇体验,仿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。对这样的评价,王天铎纠正,“对生活可以不作要求,对待事业却要求苛刻,随时掌握国内外医学新动态,要了解行情、研究行情、突破行情。”
让病人发出“最强音”
人们常用“咽喉之地”来形容某一地理位置的重要,也常用“卡脖子”来比喻问题的关键和症结所在。可见,咽喉在人体上的重要。上世纪70年代以前,对人体咽喉这个重要位置上长了肿瘤的病人,国内外医生多主张全喉切除。喉头被切除,病人有嘴不能说话,成了半路哑巴,喘气也只好在颈前部留个洞。1873年在国外第一例全喉切除手术之后的100年里,多以全切喉头来延长病人的生命。有些肿瘤范围很小,有的只有一个豆粒大,也要全喉切除,健康组织被一并切掉,十分可惜。在病房里,王天铎经常看到术前病人把亲属唤到床前,总有许多的话要说,这种场景让他心里难过,总像在拷问自己是否尽到了职责。能否既彻底切除病变部位,又尽量保留喉的健康部分。为此,王天铎不断地进行动物实验,以积累经验。
1973年,王天铎为一位喉癌病人切除了肿瘤,保留了部分喉头,取得了成功,成为我国做保留喉头部分手术的第一人。接着,他又为几位病人做了喉半切除、次全切除,扩大次全切除手术,都获得了成功。1975年3月,他为一位不能保留喉的病人做了气管咽吻合术,将其喉切除后,把气管拉至咽部,吻合成“新喉”。病人在很短时间里,恢复了喉的全部功能。接受过手术的滨州人刘洪喜至今生活正常。这是我国第一例全喉切除气管咽吻合喉功能重建手术。
1978年3月11日,王天铎又为43岁的东平农民刘志金做了喉咽癌切除喉功能重建手术。因为下咽在喉头的后部,因此手术比喉癌更复杂。这种下咽癌曾被许多国外专家认为应作下咽及喉全切除手术,刘志金是在被多家国内大医院拒绝为其手术后找到王天铎的,王天铎将其喉头、下咽全切除,将喉的正常部分保留下来进行了重建。术后,病人喉的全部功能恢复如常。接下来,王天铎尝试着用更多方法使手术趋于完善。用皮瓣整复咽喉,使喉功能部分恢复或全部恢复,病人出院时都能讲话,吃东西不呛不咳,绝大部分病人能拔掉颈前的气管套管,用鼻子和嘴呼吸。如果病变范围大,喉头切掉得多,就用颈部皮瓣和肩胸皮瓣一期整复咽喉,手术一次完成。1980年6月9日的香港《明报》以“喉咽癌病人的喜讯,中国医生研究新方法割掉喉管后,功能如常”为题,对王天铎的手术开展情况进行了报道,他开展的“广泛喉咽癌切除I期喉咽功能重建术”,使许多曾被认为无法手术治疗的下咽癌患者,术后恢复了喉的三大功能(呼吸、发音、吞咽),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。这一创造性成果,1981年被卫生部授予甲级成果奖。到1997年,王天铎完成了305例下咽癌手术,其中206例保留了功能,手术例数及功能保留例数在全国首屈一指。
医生要走在世界前列
作为医生,王天铎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思考。他十分关注国内外最新医学动态,从中发现、了解前沿的专业信息。他不惜代价购置专业书刊,生活困难时期,有时为了一本专业书刊花掉1个月的工资。“文革”期间,单位的外文杂志停止订阅了,他就到省图书馆查资料。他认为,“现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,稍有懈怠就会被人抛在后面,要想走在世界前列,必须了解行情、研究行情”。
1985年6月,在美国迈阿密举办的第13届国际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学术会上,王天铎的《次全喉切除及扩大,一期喉、喉咽成形术》和《喉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游离空肠,一期整复术》两篇论文引起了各国与会专家的兴趣和关注。1987年3月26日,香港《晶报》以“山东教授治咽喉癌,切除后做功能重建”为题,报道了王天铎;1987年3月28日,美国纽约《北美日报》的中文版也以“咽喉癌切除重建术鲁王天铎国际领先,八成患者手术后已恢复说话功能”为题对王天铎进行了报道。
就在这次会上,王天铎受到与会专家的关注,他也在关注会议。他看到,当时日本派了200名代表参加会议,泰国也有20多人,泱泱10多亿人的大国,我们仅有13名代表参会。在众多的国际耳鼻咽喉专业刊物中,没有我们国家的耳鼻喉学科杂志,这再次让王天铎感到了压力。
1992年,王天铎注意到国际上颅底外科的悄然兴起,这是一种集耳鼻喉科、脑外科、头颈肿瘤外科和头颈整形外科等从各个侧面共同研究的学科,他积极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。1991年和1995年进一步开展了颅外肿瘤累及颅底的一系列手术,创造性地将其手术改进扩展,为国内的颅底外科提供了多种新的手术入路,大大方便了进入中颅底、咽旁间隙、斜坡区、颞下窝、鼻咽部的手术径路,成为目前这些区域肿瘤切除及修复的最佳入路。新方法的推广,使这种高难度、高风险的颅底手术得以在国内许多医院广泛开展起来。
找王天铎看病的患者,来自全国各地,这其中一部分由于手术失败,被当地医院转送过来,也有一些情况危险的患者,由医院出面邀请王天铎前去做手术。对一些疑难病及晚期癌症病人,王天铎可以婉言拒绝手术,但是他却总是答应下来,经过细心研究,拿出一个适合的治疗方案,挽救这些被认为没有希望救治的生命。
一位参加自卫反击战的战士因颈部外伤发生气管长段狭窄缺损,历经7次手术不成功,转到齐鲁医院,王天铎给他做了气管形成术,气管恢复功能;一位气管上段乳头状瘤的患者,在外院多次手术,仍然不能拔管,后经王天铎治疗,拔掉了气管套管,恢复了喉的全部功能;一位跨颅底脑膜瘤的患者,去了国内的数家医院,均以肿瘤范围大,被拒绝手术。王天铎接收了病人,经过周密准备,他为病人实施了当时国内首例上颌骨外旋入跨颅底脑膜瘤切除术,手术进行了10多个小时,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;来自枣庄的王某某,35岁时,鼻子里长瘤子进入脑子里,被诊断为低分化鳞癌,他央求王天铎,让其术后再活5年。很多年过去了,他活得很好,王天铎在其脑中拿出了3个完整的瘤子。上世纪80年代初,他受命乘飞机到昆明为缅甸国的一位重要人物做手术,手术成功为国家赢得了荣誉。
每一项新手术开展之前,王天铎都要广泛查阅文献,或者先做动物实验,再到病人身上进行。进行游离空肠移植的动物实验中,当时已近古稀之年的他,在显微镜下坚持练习微血管吻合;在下颌骨外旋手术中,80高龄的他,在手术台上连续进行了10多个小时的手术。对待每一位手术病人,他都要亲自为其检查,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手术方案。手术时,由于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,王天铎的每一刀都力求做到精细、准确,术中碰到各种突发事件,他都能从容、冷静应对。许多手术从早到晚长达10多个小时,当手术结束时,王天铎常常挪动不了步,而被老伴和孩子搀扶着回家。
他说,要对得起良心
传承事业被王天铎当成了晚年的一项职责,义无反顾地做着。上世纪50年代,在孙鸿泉的带领下,齐鲁医院的耳鼻喉科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许多新手术,孙鸿泉要求医师不断对以往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,从而发现问题,再进一步开展前瞻性研究,以求解决方法,这一时期的临床研究和医疗实践工作显得高效、严谨、有序。融先进理念、技术,承先人学风,王天铎始终如一地坚持着。每天早晨从床上起来就坐到书桌前,很快进入阅读、书写状态。除了吃饭,他能在书桌前一坐就是1天,写字台上堆满了书本,1年365天,他有364天在干活,除夕夜来临时,他才肯停笔“收摊儿”。初一刚过,写字台上又恢复了原样。家中的大、小事他一概不闻不问,老伴也尽最大可能为他提供着便利。
像王天铎这种“重量级”专家,带研究生完全可以轻松一些,但他却不,尸体解剖、动物手术,他都跟着一起做,研究生做课题实验,他也要亲临现场指导。他说,要对得起良心,对得起自己热爱的事业。
“我对事业很热爱。”王天铎说。“热爱”,这个行医者最本色的信念,让王天铎用毕生的经历一直在实践着。